新冠疫苗花落谁家?疫苗产业专家有话要说 | 疫苗与科学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通过此次疫苗研发应该建立一种平台技术,为以后应对新发传染病提供保障。免疫机理研究、致病机理研究的平台比疫苗实体储备更有意义。目前新冠疫苗的审批已经采用了早期介入的模式。总之,最后科学说话。
注:风云之声内容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啦!读者们可下载讯飞有声APP,听公众号,查找“风云之声”,即可在线收听~
S专家
练技术?安慰当下大众恐慌?
(1)从技术角度看,新冠疫苗开发可以不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全病毒灭活,也就不需要搞清哪个是能产生中和抗体的抗原。当然可以采用更炫目的技术或平台,但不管哪种方式,三个月是没有可能的。并且要知道研发和生产也不是同一回事,当年科兴能够在三个月内完成甲流疫苗,不要忘了它是在流感疫苗的成熟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上完成的。
(2)所有已上市疫苗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病原体长期存在并反复致病,哪怕抗原有变异。而冠状病毒目前看来来无踪去无影(SARS和MERS的经验),哪怕疫苗研发成功后,给谁接种,多长时间接种,下次抗原是否相同?也就是有无实际使用价值?
(3)为什么要开发疫苗?练技术、安慰当下大众恐慌,也不排除为提高知名度,因为靠现场研制疫苗来控制一种传染病爆发,还没有先例。并且这类疫苗开发不能指望公司投资来完成,因为没有商业使用价值。只有政府出资,NGO和基金会资助。2003年,某公司从美国NIH拿到了千万级的研发经费,但因为SARS过了,项目就中止了。
P专家
我也认为三个月确实太仓促
个人感觉三个月确实太仓促了,主要原因如下:
1.新冠病毒基础性研究较单薄。
科研工作常常需要通过不断的重复验证才能确定研究的可靠性。眼前能否研制疫苗,最起码需要证实抗原确实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出保护性的有效中和抗体,这是第一步。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严谨的实验设计。比如可否先拿病愈病人的不同效价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来做体外中和实验和体内人体试验确认其有效性。
2.多个环节需要过,很难一蹴而就。
如果说研制组分疫苗最快最现实,先不说临床前实验需要摸索具体制备工艺比如纯化工艺等,建立一系列检测疫苗效价等关键指标的质控方法等,确定动物模型,探索疫苗在动物体内的有效性;确定疫苗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
这些很难一蹴而就。有的疫苗临床前研究就长达几年,有一个瓶颈难以攻克就会阻挡整个研究的顺利进展,何况是一个我们没有研究积累的新病毒的疫苗开发。
3.人体临床试验还是需要时间。
整理完临床前资料再申报新药临床试验(IND)。就算开绿色通道,完成IND需要的时间恐怕都不止3个月。就算政府再怎么开绿灯,人体产生抗体是需要时间的。确定接种程序,比如接种几针,间隔多久,有效性指标如何确定,这些也需要时间。
是否需要通过测定恢复期病人血清的抗体单位,初步先得到一个评价疫苗免疫后有保护效果的阳性率的评价标准都需要时间,即使一系列研究在非常时期可以同期开展多组方案,也需要遵循临床研究方案考察有效期和安全性的基本时间规律。
另外也可以给入组的两组受试人群一组接种疫苗,一组接种安慰剂来考察最终计算确诊人群发病率,以评价疫苗保护效果。这是在以前传染病大流行期会采取的老办法,现在已经较少用到。这个需要时间更长,是假设疫情在较长期内持续存在的一种研究方案。
4.疫苗新药申报还需要时间。
疫苗做新药申报(NDA)上市阶段,需要核查中心进行生产现场核查、中检院进行样品的质量复核检验以及药审中心对申报NDA药企提交的药学、药理毒理和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审评后,都通过才能发给生产许可证,这也需要时间。
另外能确保临床样品制备规模很快做到中试及以上的规模吗?毕竟小试到中试再到规模化生产,前期的许多工艺参数需要重新确定,这都会给疫苗迅速研制带来不可避免的延迟。
我们生产的疫苗是要做到安全、有效以及质量可控的。如果工作做的不踏实,火速拿到国家生产许可证却无法迅速规模化生产,甚至最终产品出现严重的安全性有效性问题,那会闹国际笑话的。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疫苗三个月上市比较困难。
L专家
抗体依赖的疾病增强现象是难关
时间紧迫,国家应该统一协调指定几个专门的研究机构和/或生产企业,不同策略(灭活、亚单位,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来进行疫苗的研究。不建议一哄而上。
关于疫苗形式,灭活疫苗技术最成熟,但需考虑生产厂房的生物安全级别。疫苗研发还需考虑新型冠状病毒提供保护的机制,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
抗体依赖的疾病增强(ADE)问题必须要考虑,麻疹活疫苗的成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灭活疫苗的失败,以及登革热疫苗的争论,都需要考虑ADE。前期对SARS疫苗的研究已表明存在ADE。
mRNA疫苗的量产、成本并不乐观,制剂复杂,是瓶颈;组分疫苗要迈过有效性的关。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可以不考虑市场和经济效益,但一定要考虑目标人群。
通过此次疫苗研发应该建立一种平台技术,为以后应对新发传染病提供保障。免疫机理研究、致病机理研究的平台比疫苗实体储备更有意义。
目前新冠疫苗的审批已经采用了早期介入的模式。
总之,最后科学说话。
Y专家
灭活疫苗研发步骤
关于灭活疫苗,需要做的工作有:病毒株筛选、疫苗剂量、安全性评价、中试、注册审批、1期安全性试验、2期人体剂量选择及安全性、3期预防效果流行病学及安全性评价、最终生产现场核查及产品质量检测。
这些都需要一定时间周期完成,以确保安全有效。疫苗注射的是健康人,安全性尤其重要。
(完)
盘点那些新冠病毒“特效药”,看看谁能走到最后? | 化学科普园地
理解疫苗: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袁岚峰
背景简介:本文2020年2月26日年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疫苗与科学 (新冠疫苗花落谁家?疫苗产业专家有话要说),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陈昕悦